邏輯判斷是公務員考試中的必考題型,分數(shù)一般占了10—30分,邏輯判斷說難也不難,靠蒙也能蒙對不少,但說容易也不容易,一個轉念就與正確答案失之交臂。邏輯判斷需要知識積累只是一部分,但主要還是要運用正確的邏輯思維來解題。 邏輯判斷題看上去沒有太多難度,很多考生易忽略這塊考題,在競爭激烈的公務員考試中1分有可能甩掉1千人,掌握了這類題的作答邏輯,會讓你在別人靠蒙的時候你還能穩(wěn)穩(wěn)拿分,讓自己進面更有保障。 考生在作答邏輯判斷的時候最容易陷入以下四個誤區(qū),具體解決誤區(qū)及解決辦法請看下文: 誤區(qū)一:必然性推理不靠邏輯規(guī)則,靠感覺 建立基本的邏輯思維主要關鍵在懂得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存在及兩者的關系,掌握了它們之間的邏輯規(guī)則,邏輯判斷題便可輕松拿下了。 【例】有一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毕旅婺囊粋選項不是這句歌詞的邏輯推論? A.只有經歷風雨,才能看見彩虹 B.若經歷風雨,則能看見彩虹 C.除非經歷風雨,否則不能看見彩虹 D.凡看見彩虹的都應該是經歷過風雨的 解答這道題,需要用到一個邏輯知識點: “如果A那么B”:A是B的充分條件,可以寫為“A—>B” “只有A才B”:A是B的必要條件,寫為“B—>A” 寫為“前—>后”的形式后,做題時一般需要結合“8字方針”來解題,也就是條件命題的推理規(guī)則:“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這8字方針如何理解,還有接下來例題中會用的一些邏輯知識,我的課程里都有詳細解讀,這里就不一一贅述。 【詳細分析】 分析題干中的這句歌詞,“經歷風雨”是“見彩虹”的必要條件,根據條件命題的翻譯規(guī)則,可翻譯為:見彩虹→經歷風雨。 A項.在“只有……才”句式中,前者為必要條件,所以A項中的“經歷風雨”是“見彩虹”的必要條件,可翻譯為:見彩虹→經歷風雨,與題干一致,排除; B項.在“若……則”句式中,前者為“充分條件”,所以B項中的“經歷風雨”是“見彩虹”的充分條件,翻譯為:經歷風雨→見彩虹,與題干推出關系不一致,當選; C項.“除非……否則不”可等價替換為“只有……才”,所以C項同A項,與題干一致,排除; D項.“凡是……都”翻譯同“如果……則”,可翻譯為:見彩虹→經歷風雨,與題干一致,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答案為B。 誤區(qū)二:遇到難題選擇留戀不放手 不論是言語還是數(shù)資,考題都有難有易,邏輯判斷也不能例外。遇到難題,要適當取舍,不要因為一棵樹還損失了一篇森林。像類似下面這道題,看到之后,就可以考慮跳過了。 【例】甲、乙、丙、丁、戊、己、庚七人表演配樂詩朗誦,為確保表演效果,需要安排朗誦順序。已知: (1)甲要么第一個朗誦,要么最后一個朗誦; (2)乙和丙之間有三人; (3)丁和戊之間有三人,且丁先朗誦; (4)丁在乙之前朗誦。 根據上述條件,以下哪項可能為真? A.丙第二個朗誦 B.乙第四個朗誦 C.庚第二個朗誦 D.丁第四個朗誦 【詳細分析】 這道題本質上不難,但是題干所給的已知條件都不是確定的信息,可能存在的情況需要一一假設列舉,花點時間是可以解出來的。但是在考場上,分秒必爭,如果花了太多時間去做這道題,勢必會有些題目沒時間去看,這就是不劃算的。此時建議大家,如果不能確定在2分鐘之內做完的題,都走為上計。 當然,如果整張試卷做完后還有時間,就需要回過頭來,再試試這道題,加上自己的分析和蒙題技巧,說不定還能蒙對,反正不多最后一刻不放棄。 分析題干:①甲要么第一,要么第七;②乙XXX丙或者丙XXX乙;③丁XXX戊;④丁在乙前。根據①可知,除了甲以外共有6個相連的位置可供其他人選擇,丁和戊的前后順序是確定的,再結合條件④,故此時6個相連的位置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丁乙XX戊丙 第二種情況是:丁丙XX戊乙 第三種情況是:丙丁XX乙戊 而甲要么第一,要么第七,此時三種情況中又各有兩種情況,共六種情況: ①甲丁乙XX戊丙 ②丁乙XX戊丙甲 ③甲丁丙XX戊乙 ④丁丙XX戊乙甲 ⑤甲丙丁XX乙戊 ⑥丙丁XX乙戊甲 根據上述六種情況,A項中丙第二個朗誦,情況④可以滿足,所以該項可能是真的。而B項中的乙第四個,C項中的庚第二個,D項中的丁第四個,所有的情況都無法滿足,所以一定為假。故答案為A。 誤區(qū)三:可能性推理當必然性推理做 因果論證是目前比較受出題人青睞的考點,出現(xiàn)概率相當高。拿下這個考點對于掌握可能性推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有部分考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會把因果關系與必然性推理中的推出關系混淆,導致解題出錯。 【例】自從前年甲航運公司實行了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之后,公司的經濟效益也隨之逐年上升?梢姡挥袑嵭薪浝砣纹谀繕素熑沃,才能使甲公司經濟效益穩(wěn)步增長。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A.近兩年國家經濟發(fā)展速度較快,航運行業(yè)的整體形勢大好 B.沒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的乙航運公司,近兩年的經濟效益也穩(wěn)步增長 C.前年甲公司開始實行職工薪酬管理制度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公司員工的積極性 D.如果甲航運公司沒有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近兩年的經濟效益會增長得更快 【詳細分析】 本題的結論是“只有實行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才能使甲公司經濟效益穩(wěn)步增長”,很多考生看到“只有……才”就特別興奮,忍不住就翻譯成推出關系了,到了分析選項就不知如何是好,感覺哪哪兒都不對。其實不然,可能性推理的題,一定要結合題干去思考,像這個題,其實結論想強調的是“實行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是“甲公司經濟效益穩(wěn)步增長”的唯一必要原因。 題干問“最能削弱”,只要能說明“實行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并不是唯一原因即可。 A項,說明公司經濟效益穩(wěn)步增長可能是因為航運行業(yè)的整體形勢好,為另有他因,可以削弱,暫時保留; B項,結論說的是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對甲公司的影響,選項說的是乙公司,對象不一致,偷換了概念,不能削弱,排除; C項,說明公司經濟效益穩(wěn)步增長可能是因為職工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為另有他因,可以削弱,暫時保留; D項,指出航運公司沒有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經濟效益會增長得更快,說明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并不是甲公司經濟效益增長的原因,所以D項是對結論的直接否定,可以削弱,暫時保留。 比較A、C、D項,A、C項都是另有他因的削弱,而D項是直接對結論的削弱,故D項削弱力度大于A、C項。故答案為D。 誤區(qū)四:必然性推理比可能性推理更簡單? 在大多數(shù)考生的心里,可能覺得可能性推理更好做,畢竟就算不學習相關知識,也能做對一二,而必然性推理,如果不學好像就無從下手。也就是因為如此,必然性推理才給大家留下了很難,甚至比可能性推理還難的錯覺。 其實不然,回想一下自己做過的必然性推理題,其實都是可以用一條一條的邏輯規(guī)則去解答,只要掌握了邏輯規(guī)則,必然性推理正確率可以做到100%。但是可能性推理就不行了,哪怕你把那些削弱加強的知識點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做題時依然模棱兩可,對與不對,心里依舊沒底。所以,要是我們從“能不能拿到分”來看,到底誰更難,相信大家已經清楚了。 【例】某扶貧產業(yè)基地計劃種植紫薯、紅薯、南瓜以及玉米四種農作物。四種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大小不一,且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①要么紫薯種植面積最大,要么南瓜種植面積最大; ②如果紫薯的種植面積最大,紅薯的種植面積便最; 如果紅薯的種植面積大于玉米,可以推出的是: A.南瓜種植面積大于玉米種植面積 B.紫薯種植面積大于玉米種植面積 C.紫薯種植面積小于紅薯種植面積 D.玉米種植面積大于南瓜種植面積 【詳細解析】 根據題干中的關鍵詞“要么……要么”,“如果……”,可知本題考查命題的翻譯推理。首先翻譯題干的已知條件:①紫薯最大要么南瓜最大;②紫薯最大→紅薯最小;③紅薯大于玉米。 根據③可知紅薯不是最小,從而否定了②的后件,根據否后必否前的推理規(guī)則,可知:紫薯不是最大;再結合①可知:南瓜最大。所以可得“南瓜種植面積大于玉米種植面積”,A項正確。 做到這里,完全可以選擇A項就走人,后面的三個選項均可不看,因為從已知條件確定可以得出A項,那么A項就是確定正確的,而答案具有唯一性,所以B、C、D一定是錯誤選項。 如果題目換成可能性推理,題干問削弱,分析A項之后發(fā)現(xiàn)可以削弱,此時能選擇走人么?不可以的,可能后面還有也能削弱的選項,就還需要做削弱力度對比分析,力度對比是可能性推理中的難點。 所以,必然性推理其實并沒有可能性推理難,如果可能性推理能學好,必然性推理也就不在話下。需要做的是在學習必然性推理時,多記多背,多思考,多總結,能舉一反三了,解必然性推理就會如探囊取物一般簡單。 反復聽課,反復做題,但依然邏輯判斷正確率遲遲不能提高的同學,我在課后答疑時也遇到過不少,從他們的提問中,我能感受到他們的最大問題并不是聽不懂,而是錯把學習的重點放在了“課上老師說了哪些可以‘套用’的東西,我怎么在其他題中去套用”。但實質上,這本身就違背了考試和學習的初衷。 邏輯判斷最重要的是構建“邏輯思維”,讀題時,重點看里面的邏輯框架,必然性推理還好一點,可能性推理由于是大段文字,有人受了言語理解的影響,當做文字來看,就已經走偏了,你要透過文字看“內在邏輯”,提煉邏輯關系,找到解題突破口,再結合課上所學的“口訣、常用思路”去判斷選項。望你能跳出以上我提到的“誤區(qū)”,有方向有決心地做好邏輯判斷。 上文分享了很多有關邏輯推理的做題技巧,一味死記硬背去掌握技巧也是不可取的,也就不是所謂的技巧了,除非一些特殊時刻。考生們還是需要在備考的日常中大量做題,根據上文提供的技巧摸索一些自己的方法,會讓你在考試的時候更得心應手。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撥打電話17373177194,咨詢德德師兄 可獲得更多招考資訊和備考干貨知識
|